br />
因而,朱厚照让罗祥重新开办织造局,无疑是更好的方式。
有时候,帝国太大,顽疾太多,猛药下去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过,朱厚照派罗祥去松江开办织造局的事,此时也已是被江南士绅知道。
“内廷要在松江增开织造局,只怕会强行压低棉花采购价格,恐非伤农啊!”
江南大户出身的徐阶在赴京赶考时,看见《京师新报》上多登载的罗祥奉旨南下增开织造局的新闻时,便不由得感叹了一句。
也不只是徐阶在这么想,江南许多士绅都在这么想,且已有江南地方士绅开始借用舆论宣传得让百姓们都知道了此事。
江南城镇化率高,受教育程度高,也就不似其他地区的农民难以被组织形成对抗官府的力量。
因而,在士绅们的舆论影响与组织下,在罗祥带着蒸汽机设备到松江府前,江南民间已经炸开了锅,皆云集到了知府衙门前请愿,要求松江府主官熊浃主持公道,阻止罗祥在松江府开办新的织造局。
“大人,此事您不能不管呀,松江府衣被天下,府内百姓皆以种棉采桑为业,如今内廷若真要在松江府增开织造局,势必依仗势力而压低棉花与生丝采购价格!到时候,吾等松江府士民将无以可活呀!恐激民变啊!”
此时,便已有松江府士绅在熊浃这里倾诉对内廷官员罗祥来松江府开办织造局的担忧。
熊浃也知道宦官们多有巧取豪夺者,一旦真要压低百姓棉花生丝价格,即便是官府也奈何不了,毕竟是内廷。
当然,熊浃也知道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