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明在人才资源的利用方面还是表现出官员缺额比较大的现象
基本上,旧式教育所录取的进士因为是以理学儒臣为主,所以也就都被外放到殖民地与关外或西南土司比较多的地方为主。
而新式教育所录取的进士则留在关内为官的比较多,尤其是京师大学、以及南京中央大学两所已经成熟的学校里的进士则基本上都会被留京做京官。
当然,这个教育改革是由康海负责主持的,朱厚照这个皇帝现在基本上已经退居幕后。
正因为此。
很多儒臣对康海的改革可谓是极为不满,毕竟虽然朝廷没有完全摒弃儒学以绝他们的进阶之路,但也让他们这些儒臣进阶为高官的几率大大降低。
因而很多人都在骂康海是国贼,甚至康海还被愤怒的儒士袭击过。
但只要皇帝朱厚照不想动康海,民间的儒士把康海骂得再狠,也是无济于事的。
康海之所以愿意这样改。
主要原因是朱厚照普及全民教育和资本主义发展后,庶民阶层与商人阶层参与政治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导致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除此之外。
康海虽然是状元出身的理学官员,但也不是故步自封的保守党,他在京师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与夏言等官员一样主张理学为体,圣学为用。
换句话说,既要让儒家理学成为国家主流思想,又要依据圣学理论,提高生产。
巧在吏部尚书张璁也是这类官员,也就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