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当时为户部尚书时真是糊涂!
若当时,狠着心让户部入了资,就能让国库多三百多万两银子,汉江河道的堤坝就能修了!就能造福荆楚百姓,不知要增产多少粮食!”
曾做户部尚书的王琼是个会计算的,也摇着头暗自后悔起来,当然,他不仅仅是想着这笔银子如果归了国库可以造福百姓,他还想到的是,修汉江河道的堤坝可以让基建局负责,他作为基建局的股东,自然也能获得丰厚的收入。
朱厚照看着自己身后这些文官们一个个不是愁眉苦脸的就算捶足顿胸亦或是长吁短叹的,心里也很想笑,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当初夏言下西洋和张延龄远洋航行,这些文官们不是反对就算沉默,反正不肯掏一分银子,使得自己只能让皇家税务局出银子还在皇家银行贷了款,而现在只有自己独赚大利。
而这时候,户部左侍郎魏英不由得走上前来对朱厚照建言道:“陛下,如今之皇家税务总局,光靠关税与海贸就可获利上千万两白银之多,依下官看,我们不如联名奏请陛下,取缔了天下矿税,这既是解民困,也是利千秋之事。”
矿税是自大明工业发展导致对矿石等原料需求大增开矿之作坊也大增后对商人增加的一种税种,这与历史上万历收矿税让宦官去采矿并进而向士绅百姓征收矿产开矿不同,朱厚照为避免矿税激化皇室内廷与外朝以及百姓的矛盾,便将矿税转移了出去,作为国家税种,同时也算是收商人开矿之利比开矿时多民之所害。
但大明矿产大多为官绅在开采,自然也是他们在交矿税,如今这户部左侍郎魏英便想着內帑一次性收入上千万两,皇帝陛下必不需要钱,便想要取缔矿税。
“朕记得没错的话,朕把矿税收入转移给太仓,是作为备灾之银的,大明地广,灾害频发,备一笔银子,一旦出现大灾时赈济用,或粮荒时够粮赈济百姓,这矿税要是取消了,如何有备灾银,且真的要解民困,这矿税取缔能解多少民困,普通百姓如何知道开矿之事,朕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