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王子扣边的廷议中,他也是唯一一个认真观察朱厚照的大臣,也早已看出朱厚照早已对兵部尚书刘大夏不满,不然他也猜不出刘大夏之死跟朱厚照有关。
甚至也因为刘大夏之死,马文升开始对朱厚照有了一些畏惧之心,不敢太明显的为自己结党,因而这次选兵部尚书堪任官,他基本上都选的是资历与能力兼具的官员,并不全是他的门生故旧,但有一点确定的是,都不是内阁三阁老的门生故旧。
马文升把新任兵部尚书堪任官的人选向朱厚照和在场的内阁九卿报了出来,一一对其履历做了说明,其中有南京兵部尚书王轼、礼部右侍郎王华、兵部左侍郎许进、陕西巡抚左副都御史杨一清等。
这里面,只有礼部右侍郎王华、兵部左侍郎许进不是和马文升有官场关系的人,但也不是刘健等内阁的人,对外都是不结党不走关系的人。
而其他虽说是马文升的人,但的确都是有能力的,南京兵部尚书王轼不用说官职资历摆在那里,由南京兵部尚书转为兵部尚书完全无任何可反驳的点。
马文升推荐出了兵部尚书的候选名额后,便是内阁和六部九卿投票了。
很明显,刘健等人也不想便宜了马文升,故意把票都投给了礼部右侍郎王华和兵部左侍郎许进两人。
也就是说,新的兵部尚书既不可能再是刘健等一党的人也不可能再是马文升一党的人。
朱厚照不由得暗暗一笑,心想这样倒便宜了自己,因为作为皇帝,他想要的就是不结党的人,这种人就意味着是和皇帝一党,朋党之争历来是王朝之大害,这些不结为朋党的人自然更加有利于自己执掌朝政。
一般而言,廷推都会选两个,最终由皇帝自己选出一个。
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