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我知道你关心我,可是这事全凭父母做主,我没有意见的。”
春雨不明白小姐怎么这么镇定,她常听戏文上唱些才子佳人的曲目,都是郎情妾意,夫唱妇随的。可是小姐现今哪有半分羞涩动情的模样?
周氏此时却在认真观察着孟玉堂,见他一举一动不见丝毫粗俗,言语应对更是不卑不亢,心中又满意了几分。
姚思礼抿了一口茶说起旧事:“当年我同你父也是同窗旧友,他为人谦和,勤勉用功,为吾等楷模。只可惜天妒英才,孟兄不幸英年早逝,让人深感痛惜。这些年,我安于田园之乐,不喜交际,对贤侄的照拂也不够,此时深觉愧对孟兄呀!”
孟玉堂忙放下茶盏起身施礼,口中连道不敢,“姚叔父此言让玉堂无地自容了,当年若不是姚叔父引荐玉堂也无缘入宜山书院读书。幼时叔母也常上门送些银钱,只是家母愧不敢受,不敢劳烦叔父一家。说起来,也是玉堂不懂礼数,辜负了叔父的厚爱。”
周氏也想到了这一段往事,那时姚思礼刚刚回乡,知道故友早逝,便带她一起上门祭奠。
孟玉堂年幼时很是聪慧过人,姚思礼惜才,便向孟高氏提出要把他带到自家的学堂教导。孟高氏却推辞不应,直说不敢劳烦他们。
怜惜他们孤儿寡母生活不易,周氏几次想要送些银钱帮他们度日。但孟高氏每回都推辞不受,宁愿日夜织布赚些碎银供儿子读书。
后来,姚思礼怕耽误了孟玉堂的前程,又推荐他去宜山书院读书。这一次,孟高氏答应了下来。
可即便如此,周氏还是感觉到孟高氏并不想同姚家交往过密,慢慢地她也就不再强求,两家的关系随之疏远开来。
原本周氏觉得孟高氏骨子里有几分傲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