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他自知天分有限,并不敢奢望科举,便不舍得浪费纸墨,只以毛笔沾水在石板上书写,倒也欢喜。
如此日复一日,转过年来到了一月底时,秦山已经很习得六七十个字在心里,也能勉强连接成句了,不禁十分得意。
县试在二月初八,考生们需提前半月去县衙礼房报名,相互作保,秦放鹤就想去亲眼看看,也好为自己下场做准备。
上回宴会秦海已带着他们走过一回,秦山便记得了路,可以单独陪秦放鹤去了。
两人照例先去镇上秦海家住一宿,又向白家书肆的孙先生打听干净便宜的住宿。
“也未必赶不回来,只想着万一有什么耽搁了,心里有底,也不至慌乱。”最近雪化得厉害,路上满是泥水,到时候若天气不好,少不得在县城停驻一日。
“不中用,”谁知孙先生却摆手,斩钉截铁道,“如今正是各地考生进城赶考的时候,又有带着家眷的,也有生意买卖人,等闲客栈早就住满了。”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笑道:“到了县里就是回家了,很不必外头花冤枉钱,况且旁人见你们小小年纪,难免轻视讹诈,不如就去我家里住。我写一封信你们带了去,与我浑家看过,保准舒舒服服。”
秦放鹤和秦山对视一眼,喜不自胜,“那自然是好,只会不会太过叨扰?”
“不妨事!”孙先生乐呵呵写信,“正好我出来也有一月了,你们顺道给我捎个信儿回去。”
秦放鹤便知这是他的好意,十分感谢。
次日兄弟两个照例带足了干粮和水,直奔章县县城。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