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明华裳挑眉,无法接受这个理由。告老还乡、含饴弄孙看似很有说服力,但苏嬷嬷又不是夫子,她回乡能教孙儿什么呢?按正常人的想法,将孙儿接到长安全家团聚,不是更合理吗?
何况,王瑜兰产后殒命,嫁妆、铺面无人打理,两个婴儿嗷嗷待哺,苏嬷嬷作为夫人的奶娘,这种时候不是最应该留在主家,一边照顾小主人,一边让儿子儿媳接手王瑜兰的田铺吗?在两个小主人长大之前,光管理嫁妆就能获得一笔不菲的收益,苏嬷嬷在这种关头告老还乡,实在不符合趋利人性。
明华裳问:“是谁放苏嬷嬷离开国公府的?”
如意皱眉,努力回想,不确定道:“应当是国公爷吧?当时国公府还在长安,夫人怀娘子和二郎时孕相不好,恰逢外面局势不太平,三天两头搜查谋反。国公爷怕惊着夫人,便送夫人去终南山上的庄园静养。夫人是在庄子上生下二郎和娘子的,可惜夫人却没熬过来,刚生下龙凤胎就走了。后来国公爷带着郎君、娘子回府,似乎从这时起就没见过苏嬷嬷了,大概是国公爷打发走的吧。”
明华裳倒不知道她出生那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她沉吟不语,慢慢生出一个猜测。
能让人顶住利益诱惑的,唯有更大的利益。会不会是王瑜兰在城外生产,山庄里的规矩比不上国公府,因此给了苏嬷嬷可乘之机。她悄悄替换两个孩子后,做贼心虚,趁王瑜兰身死、镇国公不明真相时,她以告老还乡为名逃跑了?
很有可能,但明华裳总觉得她忽略了什么。明华裳问:“当年跟着我娘去山庄待产的人还有谁?”
如意摇头:“奴婢不知。”
这已经是十六年前的事情了,如意十二年前才入府,她怎么可能知道永徽年间的事?明华裳道:“你接着打听当年陪我娘去山庄的人,找到后不要声张,先来禀报我,然后悄悄将他们带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