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洋洋自得的感觉,以前都是到别人家去凑热闹,这次可是小伙伴们到自己家里来凑热闹了。
至亲的客人,基本上刚到村口,就开始燃放鞭炮,每当听到鞭炮声响起,孩子们就兴高采烈的跑在最前面,争抢着要去接最漂亮的彩旗。
头带孝布的秋子寒,总是抢彩旗的队伍中最醒目的一个,白色的孝布,一头扎在头上,一头则垂在背上,直到腰部,然后在腰部用一根反着编制的草绳,围着腰部绑着。
秋氏的亲朋好友,很容易就能一眼看到秋子寒,看到这个还不懂什么叫生离死别的孩子,还在和小伙伴们一起抢彩旗,都会忍不住暗暗摇头叹息,心酸不已。
前来悼念的客人,有同辈的,也有不少是秋荻的晚辈,由于秋荻长期在外面干活,而且声望很高,有的人家都将自己的子女认他作干爹。
他的那些干儿子、干女儿们来到后,基本都会送有一张祭文,有的是直接写在白布上,有的则是写在白纸上再贴到白布上,他的那些干儿子们,要等到道师先生进行到客祭环节,念读祭文时,才会以比较隆重的方式发给孝布。
而他的干女儿们则是一来就要发给孝布了,而且都是要哭丧的,走进院子就开始哭,村里的妇女们就赶紧走上前去扶着,将她们扶到堂屋中的棺材边上去,坐在凳子上哭,秋子瑶三姐妹也要陪同着哭。
每个哭着的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妇女搀扶着,并不断的劝慰。
而一般的侄子辈和侄孙辈,则是在记礼时就发给了孝布。
侄子辈发的是长的,一头垂到背上的长孝布。
侄孙辈发的则是短的,只需要裹在头上就可以了,而且上面还贴有一朵红纸剪成的花,这里就叫带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