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要掀开那件事完整的来龙去脉,不得不述及仍是我的升学之路──乍看之下它大概既轻松又遂心,如果单看前头概略的说明的话。
但实则不然,虽然比起同侪,我的确是提早卸下了进学压力和重担,不过从我下定决心要尝试「推荐入学」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是在与大考奋战。全职学生资历已有十年余六──没有人比我更明白自己的极限值到哪,而同时我也再清楚不过自身优势体现于何种领域。
我将铃木的建言铭记于内,并趁着高一的寒假深刻地省思与分析。依我这全校名次普遍落在八、九十,状况最佳曾上看五十几名的普通水平,若倚靠纯然由笔试分数论高下的一般入学方式,约莫也就只能就读与自己水平相去不远的二流大学──考运好一点、不会做的试题都猜对的话可能不止,但我总不能首先就将希望寄托于神秘难测的运气吧?
而说破嘴,我也就只有国语科有得以笑傲群伦的资本。然而若仅仅是将课本与参考书背得滚瓜烂熟、期中考和期末考拿下班内、甚至是全校的最高分也不足以当作参考依据,要彰显自己真有文学方面的天赋,唯有得奖──新诗也好、散文也罢──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肯定与证明。
所以高二期间的我给自己订定了短程目标,我督促自己一周内至少要读完两本课外书,而且凡是文学奖就得参加报名──无论规模大小、题材擅长与否,总之凡是能够一展长才的机会,我都不会容许自己放过。
换句话说,我就是打算不遗余力地活用拥有的专长──虽然是否真能拿到名校的合格书还很难说,但若要避开以数学、英语和社会科等较劲的纸笔测验,果然只有瞄准「推荐入学」才是不二法门。
那长达一年的奋斗真是苦乐交融啊!我享受着阅读与创作的乐趣,却也时常为了榜单的结果而提心吊胆的。幸亏我的耕耘与付出并没有徒劳和白费,当时序总算进入高三的春假之前,我的姓名再度传遍了诚凛高校……上一次是由于明星弟弟落合慧,这回则千真万确地是以「写作好手」的个人身分而闻名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