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哥儿’短的,见了才晓得,的确是位栋梁之材,怪道你日日就指望着他有大前程。”
仍有歧意,箫娘咂摸稍刻,摇起扇,“我不指望他还指望谁呢?我无亲无故,就这么个靠得住的人。”
“嫂子就没想过,另嫁?”话套话的,露浓趁势问她打算,“要我说,嫂子如此年轻,又与席家老爷未成礼过户的,还算是头婚。嫂子又生得不比人差,要捡个年轻的头婚的男人,还怕捡不着?别说寻常人户里头婚的年轻男人,就是身上有功名的在衙门里当差的,也配得上。”
箫娘障扇巧笑,“哟,姑娘如此抬举我?我出身寒微,打小就做丫头做戏子,哪配得上那起人?我呀,什么多余的都不想,只想着好好守着家里守着泠哥儿,等他出息了,我还愁什么?”
三言两语,四两拨转千斤,细细针锋就巧妙地藏在这满室的闲话里。
————————
1宋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2同上。
第55章 朱门乱 (五)
午晌箫娘原要请辞, 露浓不依,再三款留,使丫头摆了午饭请她吃。露浓在席上攀扯好些闲篇, 寻着闲话与箫娘说:
“我倒是听见一桩新闻,说是江宁县县令家一个女儿, 嫁到应天府一位姓仇的通判家, 没几时竟得了个疯症。嫂子外头走跳,可真有这事么?”
一面细观箫娘,见她生一对平常的月眉,鼻尖还算俏皮,鹅蛋脸, 皆不算出挑,只一双眼睛亮锃锃的, 有些非凡。心里不由计较,席泠到底是爱她哪一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