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玉台自然不肯给,箫娘也不肯去,两个人屋里僵持一盏茶的功夫。玉台欲使家下人赶她出去,不想反招来一位女客。
那女客不是别个,正是柏通判家的五小姐柏五儿,十五六的年纪,生得娇娇柔柔的模样,还有些稚气未消,向来与玉台有些要好。
这日来,是因往陶家铺子里去,听见常用的胭脂膏子断了货,特来与玉台讨要。
进门见有个眼生的年轻媳妇,又瞧着二人都有些红眉赤眼,心里揣测是新买的下人惹玉台生了气,便笑嘻嘻捉裙进门调和,“玉姐姐,怎的大清早的不高兴?是谁得罪了你,你告诉我,我为你评评理。”
玉台忙迎将下来,冷眼瞟着箫娘,“在我家里,谁还给我气受不成,父亲兄弟,谁不纵着我?这是外头的,成日上门打秋风,我没那些好性,不肯周旋她,人家没捞着好,就在这里赖着不肯走呢。”
说话间,她拉着柏五儿榻上去,“我的好姑娘,你吃过饭没有?”
箫娘在下观玉台对着姑娘态度热络,暗揣摩必定官高于她家的小姐,益发不肯走,生等着要攀这个门户。
又听那小姐在榻上笑,“我吃过来的,父亲大早往府衙去,我顺道坐了他的马车,与他一道过来。”
玉台道:“伯父勤政,大清早就往衙内去,咱们应天府有这么位通判,是百姓的福气。那回头使我家的轿子送你归家去,免得你家里再使人来接。”
倾听半晌,箫娘掐算出来,应天府就只三位通判,仇家没姑娘,陈家听说小姐还十分年幼,只这柏家了……
便朝那柏五儿迎将上去,“哎哟哟,我在那里冷瞧半日,心道是哪里来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