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崔。
李令之抬眼,对上少年满脸无法宣之于口的疑惑。
沧州通判就姓崔,单名昭。
其人表字廷玉,与中书舍人柳钦柳季合是制科同年。崔昭授太史局正字,柳钦转司经局校书,同僚闲得发慌,拿二人来类比,所谓“春坊有季郎,秘书有玉郎”是也。
不动脑也知道,这肯定不是太子想问的。
沧州乱七八糟的前期,这位崔通判着实红了一把。红也难怪,谁叫他做的事又离谱又刺激——刺杀、聚兵、安抚,文武一把抓,谁没梦过?官学里就有不少热血士子给他叫好。
朝上正常人比较多,御史冷血无心,蜂拥而弹,天天将人骂个体无完肤。
说有功,主动或被迫干预武事,是文官大忌。说有过,动手当机立断,后来权代安抚使,庶务做的很好。
其实功过相抵,应该还是功大一点儿。
前几个月崔通判明明常被拉出来讲,为什么今天没一个人主动提?
简直仿佛沧州没这个人似的!
李令之挨不过李慈频频示意,实在怕他眼抽筋,拉来一张白纸唰唰解答完递了过去。
「通判崔昭,参政之孙,怀宁之甥。」
李令之写完都忍不住感慨,崔君两边祖上可真够显赫的——那可是清河崔氏与京兆卫氏!回溯五六百年,在前朝、前前朝肯定也做过同僚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