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的攻击窗口后,老式的b18俯冲轰炸机的突防率依旧低的吓人,而更先进的b23俯冲轰炸机一样好不到那里去。
不考虑到战斗机的因素,只单纯考虑军舰上的防空火力和攻击机之间的对比,以中国海军内现在普遍装备的全自动防空武器系统来说,不管是五寸还是四寸还是三寸又或者是四十毫米的高炮,都具备了全天候的全自动射击能力,加上无线电近炸引信,使得飞机想要靠近舰队上空并成功投弹成为了极为困难的事情。
别说传统的飞机了,就连去年日`本人的神风攻击机这种可以称得上是‘人工导弹’的大规模精确攻击都没能够打垮中美两国海军的舰队防空圈。
所以在面对飞机突防越来越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后,中国海军则是开始考虑其他的攻击模式,其中一个设想就是既然飞机突破不过去,那么就在舰队防空火力射程外发射武器,而这就是s2空对舰的由来了。
最开始是直接在1943年式电视制导航弹上加装火箭助推器,但是后来发现效果不佳,就大规模改进,而且引导部分也是改换为雷达引导,不过由于这种新式的空舰导弹是一种全新的武器,海军还得为他准备发射平台,已经是陆续改装了一部分b23轰炸机作为发射平台,而这些改装的b23轰炸机也是加装了相应的雷达系统。
飞机装雷达这种事情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早在二战初期中国就开始尝试在飞机上加装雷达,不过受限于雷达的体积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雷达的装备一直只局限在中大型飞机上,早期是用b18轰炸机,改装雷达后,作为b18e雷达警戒机使用,用来外围警戒搜寻海面敌军的船只和潜艇,不过后期航空母舰的对决中已经是出现了低空突防的模式,这样一来军舰上的雷达对低空突防的飞机发现距离就只有三四十公里左右,这对舰队防空造成了巨大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军加大了对b18e的装备数量,同时研发换装更加先进的雷达。
这一个时期的雷达预警机都有一个同样的特地,不管是中国海军还是美国海军的,他们的雷达都是装在飞机的下部,而不是和后期里在北部背了个大盘子那种。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