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也只能算半个而已,陈仪的能力相对比沈纲而言还是略差了一筹,陈仪这个瘸腿元帅之所以能够超越数十个上将以及五六个元帅,成为整个中国军事力量的半个决策人,和陈敬云对他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如果说整个二战中,陈敬云把控着整个中国的发展方向,那么沈纲和陈仪两个人就是把控着整个中国军事力量的走向,这个把控不仅仅只指陆军,还包括海军和空军。尽管沈纲和陈仪都是陆军将领,但是在沈纲和陈仪这两个真正的陆军大佬看来,海军和空军不过是陆军的一个下属兵种而已,是为了配合陆军作战为存在的。
而再过来的李连阳、左玉刚、宋俊鹏等人才是掌控陆军力量,而关时杰、吕健等人掌控海军、伍世钟掌控空军。虽然这些人在军衔上都是元帅,不过和沈纲以及陈仪两人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
李玉挺的晋升可以说是诸多人的预料之内,毕竟这个李玉挺在三十年代后期就已经进入了陆军大佬的视线当中,校官时代的他就已经是陆军重点培养对象了,如今积累了足够的资历,而且年纪也有四十四岁了,这个时候升中将也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对之声。
毕竟如今中国海陆空三军的晋升体系还是非常僵硬的,在几十年前的内战时期可以出现二十几岁三十几年的中将、上将,但是在四十年代的现在,四十来岁的少将都可以说是年轻有为,前途光明了,如果是四十来岁的中将,还真没有几个。
而且中国军方并没有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一样,有着所谓的战时职位军衔,也就是说当军官在战争期间因为担任职务的需求而临时晋升,这种战时军衔只在战争期间有效,而战争结束后就是会恢复到原有的军校,比如一个上校在战争期间可能会连续提拔到少将甚至中将,但是战争结束后还是会恢复到上校的军衔。
因此二战中就可以看见诸多英美国家的军官升迁速度极快,一年内从尉官到将官都可能出现,但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却是很难出现,中国军方的军官晋升是极为僵硬的,资历不够就算有战功也升不上去,就算是去年里连跳两级的吕健,开始的时候他不过是中将,但是半年不到就是升到了元帅,但是即便如此吕健那也是积累了足够多的资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