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七年前阿悉兰还是个少女,无足轻重,仇璋能打探来的消息也十分粗糙。
长安城中有不少胡姬酒肆,老板娘无一例外是风情万种的胡娘,甭说胡人爱光顾,汉人们也是酒肆里的常客。
阿悉兰便是罗含常常光顾的一间胡姬酒肆的老板娘的女儿。阿悉兰八岁那年老板娘意外暴毙,罗含将阿悉兰收为义女抚养。此举在外人看来委实善心泛滥。当时坊间还起了几种猜测,有猜测阿悉兰名义是义女,实则是罗含的亲生女儿,也有猜测罗含看上了阿悉兰的容貌,预料到她长大以后必是个美人胚子,打着收养的幌子,实存据为己有的邪念。
那些捕风捉影的流言李纤凝一扫而过,着意记下阿悉兰未被罗含收养前的居处。之前从魏斯年传递来的消息里获悉,大秦寺的人也在寻找那对胡人男女。设若胡女就是阿悉兰,她极有可能回到幼时的故居躲避。
想到这一层,李纤凝立刻叫上韩杞赶往阿悉兰儿时的居所。居所位于醴泉坊,醴泉坊可以称得上是胡坊,胡人聚居,胡寺林立。
阿悉兰曾和母亲居住的故宅位于坊南,辗转找到,隔墙看去屋子已荒废多年,门窗破败,屋脊倾塌。院里的土地倒是被拾掇的干干净净,一垄垄种满了葵、菘等菜蔬,西墙根下立着一棵花椒树,结出了一蓬蓬青豆豆。约莫是某户邻居的手笔。
院门虚掩着,韩杞推开门,进去巡视一圈,并未发现可疑之处。
李纤凝难掩失望,正思索着,门前突然来了一个小孩,仰着头问:“你们是谁?”
李纤凝问他,“你是谁?”
“我是那家的孩子,姓孟。”男孩指了指隔壁的房子,又指了指门里的菜地,“这些菜是我家种的。”
“为什么在这里种菜,认识这家的主人吗?”
“娘说地空着可惜。”
“认识这家的主人吗?”李纤凝重复。
“姐姐瞎么,这户人家没人。”小孩言语天真直白。
李纤凝一噎。韩杞暗笑。
“姐姐还没回答我,你们是什么人。”男孩执着于这个问题。
“我们是万年县县衙的公人。”
男孩打量李纤凝韩杞片时,忽然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信上尽是污糟糟的手指印,杂着油迹,污秽不堪,“有个姐姐叫我把这封信交给万年县衙的人。”
李纤凝吃了一惊,抬手去拿那信。
小男孩一缩手,将信拢回怀中,“那个姐姐说你们会用一两银子跟我交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