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参加婚礼,更没说带人回来见我。”
这个时候,杨父终于意识到,离家快十年的大儿子,不是与家里联系不上了,而是单纯的不想联系,于是双方谁也不联系,就这么断掉了联系。
杨父拿着信封看上面的寄信地址,竟然是京都的地址,只是地址不详细,只有京都某个地区的大概地址,没有详细地址。
杨父忽然就从这个不详细的寄信地址看出了杨博文的意思——看在我们的父子关系上,我要结婚了,告诉你一声,但继续联系就没什么必要了。
杨父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前一直没有联系杨博文这个儿子的是他,想不起来还有一个儿子的是他,但现在看出了杨博文不想继续跟家里联系的想法后感到不高兴的也是他。
身边的女人还在嘀咕什么在乡下能找到什么样的土包子媳妇之类的话,杨父不耐的道:“信是从京都寄来的。”
政策早就允许知青回城了,所以杨父猜测,杨博文应该是已经回城了,只是没有回家,而是去京都闯荡了。
杨博文的信,对杨家来说只是一场小小的风波,顶多就是杨博文的继母担心他回来后,分走她儿子所剩无几的资源,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杨博文一直没有出现,他的继母也彻底放下了心。
但杨家早就因为跟不上时代,逐渐没落,沦为普通人家,为生活而奔波,为儿子娶媳妇而发愁。
杨父也没心思去想什么自己以前当厂长的骄傲荣耀了,为了赚钱,照样得低下头去找工作,挣钱养家。
实在是他和现任妻子的这个小儿子太不争气了,赚的永远没有花的多,永远存不下钱,放不下自己以前的厂长家公子的骄傲,一份工作做不满几个月就因为与人发生矛盾愤而辞职不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