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馅儿,半点不会想到“预制”上去。
这种情况下早餐店靠的就是薄利多销,她自然觉得不划算。
说实在的,要不是江若望已经决定要考研究生,规划着留校了,闻嘉嘉还打算拉她一起入伙开厂呢。
江若望性格好成绩好,还当过会计,进入到工作中时能拼命,比闻嘉嘉还能拼劲儿,是优秀的合伙人。
闻嘉嘉开个化机厂的想法就没消失过,她觉得自己金手指太利好这方面了,如果不开的话好像有点儿浪费。
甚至选址都已经想好,定在省会。
去年闻嘉嘉去看望魏岱时,发现省会在这方面有点儿空白,没啥竞争力。
而且交通好,旁边的几个市的市场颇大,厂子还是很有希望做大做强的。
闻嘉嘉都规划好了,先别一步登天,就从制氧机厂做起吧。
她能搞到一批相关设备,刚好还能无缝衔接80年代蓬勃发展的石油行业。
液化石油气贮罐,冷藏车冷藏箱等等,都能做啊。
闻嘉嘉越想越激动,恨不得跑回家继续做规划。
太久没工作了,竟然还挺想工作的,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大学毕业
闻嘉嘉在1981年时从大学毕业。
这年她28岁,而闻春和闻萱也已经13岁,早在前年时她们就已经小学毕业,升入初中。
她们算是比较幸运一届,因为她们小学毕业的那年,海市就开始实行小学六年制。
只是逃过了小学没逃过中学,原本的五二二变成六三三,闻嘉嘉本以为自己能跟她们同步毕业的,谁晓得还得再读一年。
两姐妹如今在附中读书,依然离不开闻嘉嘉的大学圈。
自从她们升入初中后表姨便轻松许多,她们每天能够自己上下学了,再加上小妹也进入幼儿园,表姨闲得只能挣钱。
钟慧胜没有靠吃食赚钱,闻嘉嘉曾经提过的做卤味被她否决了,因为没有专门的厨房,怕客人吃出问题来。
再者钟慧胜也不想一直呆在厨房,便选择了其他方法赚钱。
做啥呢?做衣服。
闻嘉嘉这才晓得,表姨竟然会做旗袍,而且做得很是不错。
海市好些上岁数的人就喜欢旗袍,所以她的手工旗袍还挺有市场的。刚起步时业绩不算高,但也有四五十。等口碑打好,名气传开后就不得了了,几乎每月都能拿个近百元,有几回甚至能达到120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