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就该挨一挨我大明天兵的铁拳!
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收回安南所要承担的财政压力、行政压力,统统都不足为道了。六部和内阁皆向皇帝复旨,建议皇帝收复安南,将其视作我华夏郡治,而不是去敕封什么安南皇帝,继续将这已经迷失了百余年的游子,继续分隔出我华夏之外。
洪武皇帝在早朝上,答允了百官所请。
于是,应天城中,欢声雷动。
圣旨传到升龙城,安南不再敕封国王,而是收归大明,由朝廷直辖统治,周王朱肃负责安南收复整治事宜……此消息一处,升龙城中,忐忑了数个月的安南百姓们,也是欢声雷动。
更有甚者,甚至于喜极而泣,感动落泪的。
安南游子在外百余年,终于回归华夏了。
根据朝廷传来的旨意,朱肃“原复安南古郡县”,改称安南地区为交州,依照大明本国的行政区划模式,设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接着,朱肃在交州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个县,以及五个直隶布政司的州,分辖二十九县,在要地则设十一卫、三所,一市舶司。
彻底打乱安南原有的行政编制,并在交州举办了第一次乡试、县试、府试,遴选安南有才德之人。
因为士族几乎全被铲平,这一项政策推行的十分顺畅,这些过了对应考试的人,便可以直接在交州担任基层官吏,一跃成为此前可望而不可即的官僚阶层。
在原有的历史上,安南被永乐皇帝收治后,安南的基层官员仍充斥着大量的士族成员,可以说安南的底层实权,仍然是被安南的士族们所把持着的。
士族们对大明怀有敌意,大明政令,在安南寸步难行。朝廷需要花费极大的代价,对安南展开施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