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个孩子。
卢母常年劳作,吃不饱,营养不良,生了两个儿子后,本已元气大伤。又拼命生下卢溪,没挺过去,早早逝世。
卢溪两岁时,卢父娶了邻村的李寡妇,又生了个儿子。
芦村太穷了,一条公路也没有。要想去镇里赶集,天没亮就得起床,脚上穿着劣质塑胶鞋,一路拔野草,搬石头,翻过一座山头才能抵达。
收成不好,可开垦的土地少,一家人春种秋收,囤不了多少粮食。
家里揭不开锅,剩下几个不成样的红薯,都让儿子先拿,留下一口尾巴尖,骂骂咧咧地给卢溪。
但在她的记忆里,童年也不全是灰暗的画面。在山里砍柴,能摘到桃金娘,在田里插完秧苗,能去溪里摸小虾。在芦村,有最淳朴的快乐。
后来卢父去镇里给别人干活,攒了点积蓄,才让卢溪上学念书。
“那时候去芜县上学很难的,几个月才回一次家。自己带上米和油,每天抓一把在长方形的铁饭盒里,偶尔放一些黄豆,拿去食堂蒸,中午取回来,就坐在宿舍里吃……”
“书和衣服,都装在四四方方的木箱子里,用把小锁头锁上,怕被别人偷了去……”
“可惜念完初一,家里就让我退学了……”
她说了很久,特意停下来,问他,“你呢,小过,你在学校里,是什么样的?”
虞秋过侧身,枕着自己的双手,听得很入迷。虽然看不见卢溪的脸庞,却能感受到那处热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