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了新的大型企业。比如一个大型的火电厂,一个以武昌鱼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还有,即将要修建一个货运机场,因为它近邻武汉,要补充武汉那一个机场的不足。
要知道,这里发展如果把空铁及江陆联运合起来了,就是个小武汉的架势了。目前,省上有两种方案,一方面,是把容城直接升格为地级市,成为标准的容城市。另一方面,有人提议,要将容城划归武汉,成为武汉的一个区。不管哪个方案,容城从行政级别上,就要上级一个档次。
行政级别的上升,不是简单的官员普升一级这么简单,也意味着,它离省里的资源更近更直接,它的发展,必将上迎来一个飞速的暴发期。
当然,按c姨打探的消息,从北京到省里的领导的倾向,好像更希望是第一种。毕竟,升格一个县城为市,只会涉及容城本身,事情单纯,好办。如果纳入大武汉,那就涉及到大武汉的规划与编制调整,更为复杂。
事情总是先易后难顺势而为,才更为方便。
这种事太大,冬子有点不相信,但按c姨的风格,她肯定不会随便一说的。她上面的关系很好,属于消息灵通人士,背后肯定有大佬的支撑。所以,她郑重地跟冬子商量,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我听说,在华店这地方,紧邻武汉光谷。从目前来看,光谷的承载面积已经饱和,所以,一部分配套企业,就要搬到华店。省里面,准备在华店,开辟出一个专门的高新企业开发区出来,承接光谷的配套产能。机场的修建,得占据大量的土地,也需要农民进城的搬迁。”
“是吗?”冬子听到这里,不仅打了一个哆嗦。他明白,这样大规模的农民入城,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会有大量的房地产的销售与兴盛。这些工程,都是国家和省里的重点工程,上面肯定会拨巨款下来的。这么多的农民带着这么多的拆迁安置款进城,那意味着,容城会开发出大片的房地产项目,容城的城区人口,会带来巨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