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过去那个娇艳的风格。
她所不知道的,是远处,有两双眼睛盯着她,已经观察了十几分钟了。
此时的武杰妈,已经完全被这个小姑娘迷住了,这还是以前自己熟悉的那个人吗?自信大方,如此能干。眼前的画面真是贴切了一句话: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直到许玫到了后厨,她俩这才收回了目光,两人一起到山上去了。
山上那个松风亭上,果然有一些老人,其中就有县剧团的琴师在。琵琶二胡之类的,只是没有杨琴,那东西太大,估计搬上来不方便。
黄梅戏,很多人认为,是安徽人的戏,其实,它最早发源于湖北的黄梅。
黄梅这个地方,与安徽江西都交界,所以,从黄梅流传到安徽,是自然的事情。大家之所有安徽地方戏的影响,那不得不说一个人。
一个地方戏,要在全国出名,就离开不了大师的出现。天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是安徽桐城人。如果按空间距离算,那地方离黄梅县,也只不过两三百公里。她把黄梅戏唱到了北京。最出名的《天仙配》被拍成了电影,其中的唱段,流传全国。只要是中老年的中国人,人人都会来上几句“夫妻双双把家还,你织布来我耕田。”
明星的光环总是照耀着时空,在她的影响下,不仅这个地方戏种出现了好多享誉全国的明星,还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剧幕。比如《女附马》、《打金枝》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这个戏种如同全国戏种一样,流行天下。以至于,人们都忘了追究它究竟发源于哪里了。
在当时的风潮之下,观众群众多,就对演出队伍提出了需求。湖北各地,也成立了专业的黄梅剧团。容城,就有这么一个,当时还属于事业编制,财政发工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