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有饭吃,我们就干。你是老干这一行的,你说个数,反正各位老大都在,我不清楚,他们清楚。”
把各位老大捧起来,实际上就是拉拢他们,跟自己站一条线,给对方以压力。借着兄弟吃饭的名义,也说得通顺。
“我以前沙厂包送包卖,如果把运费与销售刨去,最多占我利润的一成,咋样?”
沙厂老板拿出个低价来。再低的价也是价,剩下的事,苕货早就有布局。要知道,这里面坐的老大们,有几个是苕货事先用钱请来的,另外有人,是沙厂老板的人。但苕货这边准备得更充分,所以有些布局更精细。
其中一位老大就说到:“既然在一口锅里舀饭,有你一口就有他一口。如果苕货帮你卖得多呢?你不赚翻了?这样,我评个中,按两成。反正那里面的成本,各位老大都清楚,两成,你也不亏。况且,以后销售大了,你还赚了多的,对不对?”
这里涉及一个行情。也就是说,沙厂老板,最怕的是销量问题。排前几位的沙厂,都是自已有采沙船的,不是那种临时短期的,靠租用别人的般采沙的人,那叫撮虾子。
自备采沙船的好处,是随时有需要,就随时供应得上。但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销量如果停滞了,一大堆沙堆在野外,碰上下大雨,损失就会不少。况且,要养一条船及上面的人,就是成本。如果极大利用设备,是节约成本,获得高利的重要条件。
这位老板的弱项就是推销,要不然,苕货也不会拿他来试刀。他的关系后台不硬,推销的方法也不行。
有老大背书,说得也入理,及时止损才是王道。所以,沙厂老板,就答应了这个条件。当然,明面上,是给老大面子,是要给苕货做兄弟。
“对嘛,不打不成交,梁山英雄就是这样做的。咱们终究讲的一个义字,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