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加工速度,况且,安全性也得到保证。
他们加工鸭子的数量,从以前的四百只,可以提高到如今的接近一千只左右。
他还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也就是工程专业化,流程自动化。因为投资有点大,仅存在于设计草稿之中。
冬子决定,暂时控制规模。
这里有几个制约因素,虽然燕子觉得都是可以想办法改进的,但冬子总有一种感觉,步子迈得太快,恐怕要摔跟头。
首先是鸭子的供应问题。为保证风味,必须要求有放养的那一个品种的鸭子,按燕子老家的养殖能力极限,在没有瘟疫及意外的情况下,一年最多四个周期,总共有六万只。那一天,供应这边的出货量,也就两百只左右。
按燕子所说,可以暂时到白沙洲市场去现场买。一天也可以得到两百只,更何况,如果提高一点收购价格,可以让销售的老板更多地联系养殖户,得到更多的货源。
但问题是,鉴别那些鸭子,只有燕子有这能力,她每天都要跑市场去一只只鉴定,那就太累了。万一,燕子生病了或者疲劳了,岂不是要断货?
第二个制约因素是销售能力。仅有加工能力上来是不够的。销售市场,从目前来看,一天四百只的销量倒是没问题。但能否达到一天一千只,冬子心里没底。有可能,大家只是吃个新鲜,过一段时间,热情消散了呢?
更何况,按小樊与许玫的销售,她们一天最多销售三百只了不起了,而冬子与燕子,却只能利用晚上时间销售,销售的力量达不到。
燕子说,可以再招一些销售人员进来,但冬子不太同意。不可靠的人,恐怕要出事。因为食品行业,如果出了事,会爬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