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第三种是抽奖制。比如一次性消费到了200元,就可以得一个投资券,然后要么是摸奖,要么是转那个大转盘,分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表面上很厉害,甚至会有标价500元的商品,但没见人投到过。冬子知道,即使有人抽中了,估计也是商场派出的托。绝大部分人,投到一包卫生纸,也就值5块钱。这种是优惠程度最低的促销。
为什么会分成这几种不同的档次呢?冬子是个爱思考的人,反正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可想的,就拿这个来当智力游戏。
第一种直接买卡,优惠最大,为什么呢?因为它提前完全锁定了消费。当你买了500元的卡,意味着已经有500元的商品卖出去了,这个利润,是完全可以打入销售额的。更重要的是,买卡属于提前消费,等于,你提前拿出资金,给超市作为预收账款,超市连进货的钱,都是你出的。这种稳赚不赔的买卖,商家最愿意做。至于每件商品在商场的真实毛利是多少,冬子没这个精力算,因为各种商品的批发与零售的价差,他并不知道。
第二种优惠小一些。因为即使别人是会员,也只表明了一个消费意愿。顾客是否坚持在这里买到1000元以上,这没把握。当然,如果顾客能够坚持买到这么多,那需要时间积累,把逛这里当成了习惯,这也算优质客户,用适当的优惠留住他们,相当于找到了回头客。
第三种,其实是碰运气。一次性消费,一次性抽奖,勾引的是那种偶然来的客户。但架不住现买现得,还是有很多人抱着碰运气的态度,来这里消费。这其实是商家与顾客都在碰运气,所以不确定性很大,所以优惠额度低。
从这件事情上,冬子明白一个道理。稳定而持久的消费能力,是商家最喜欢追求的。所以卖卡,这个不仅稳定甚至提前消费的方式,目前最为流行。
既然优惠最大,为什么有的顾客却不走这条路呢?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字“锁定”,你买了卡,就必须在此消费这么多,这就让人付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