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不会算成本账,是不行的。”
冬子觉得有意思,毕竟父亲当年卖羊肉串或者自己卖的时候,由于产品单一,为保障品质,倒没算过什么成本账。当然,冬子知道,父亲肯定是算过,只是没有告诉他。他本人呢,只是照着父亲的模式做就行了。
黄姐继续说到:“比如说肉吧,肥的用来炒回锅肉,先把肉煮熟,不容易坏,今天卖不完明天还可以卖,光放冰箱的是瘦肉,因为要新鲜。就是瘦肉,也先用油锅炸一下,一整天就可以摆在那里,既不坏,客人点了,出锅也快,这只是工序问题,倒并没什么难的。”
“这个厨师都知道,我也知道,并不稀奇。”冬子想了解更我东西,采用了激将法。
黄姐好像要显示自己知道得多,就继续说到:“还有你不知道的。比如说她的主要顾客,建筑工地上的民工,怎么办?肉不能给多了,但要有肉的感觉,就多加肥的。民工饭量大,就多加一些米饭,这成本不高,但人家吃得饱。更何况,民工流汗多,体力劳动后,吃东西,就得多加盐。好多菜,要让民工们感觉有意思,就多把辣椒,这辣椒一多,人家觉得够味道,口碑就起来了。其实,辣椒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可以掩盖其它味道,存久了的肉,如果辣椒放得多,别人也吃不出味道来。当然,三嫂子还算是老实人,她倒不会把已经坏了的肉,拿出来卖。”
冬子问到:“那要是有人不吃辣椒呢?”毕竟,他卖羊肉串的时候,有人专门要求不辣的。
“那就换成卤菜,就是要卤味重的那种,反正是重口味,人家才喜欢。何况,那些民工们,有几个不吃辣椒呢?她还有个绝招,不是晚上有民工过来吃晚饭,照例要喝点酒。她怎么样?就是进的农村土酿的高度白酒,成本也便宜,十块一斤那种,但是正宗的粮食洒,她不卖全,她送。而且上菜也有讲究,最开始的菜是清淡的,最后,就越上越咸,越来越辣了。”
“这又是什么讲究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