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劝女儿辍学打工时候这样说;劝女儿不要记恨亲爹时这样说;埋怨婆家发牢骚时也这样说。
家里吃的零食总分三份,当妈的转身把自己那份就给了儿子;还教育女儿:你应该也疼疼弟弟,要有个当姐姐的样…这才是好孩子。
说来说去说多了,李永乐也认命地以为弟弟比自己精贵,占多吃多是应该的;心里还有些怨恨李家重男轻女的传统。
后来吃了亏,开始用脑子过日子了,等张桂娟又开始说这话,李永乐发觉不对劲,很不对劲!
李家四个姑姑,三个姑姑都读高中,其中两个还是中学教师,当年的学费不够,是爷爷从合作社贷款了一万,当然这钱由儿子还,一直到李永乐上初中才清账。
大姑李兰英只进过扫盲班,那是因为奶奶是地主家女儿农活和家务都不趁手,眼睛又不好,得留个帮着干活的。
唯一的儿子李新民只上了小学,十六岁起跟着村里人天南地北做瓦匠活。
若这样还叫重男轻女,李家爷爷大概要从坟墓里爬出来吼两声!(我不同意!)
也许李新民是因为吃够了妹妹们的亏,认为自己是唯一的男丁却没受资源倾斜,反而做牛做马供养这些赔钱货们,所以内心深处是厌女的。
李永乐恍然大悟:我生而为女,竟成了原罪呀!靠!
而现在李新民正站在郊区破旧的四合院里,阴阳怪气地和二宝一搭一唱地说:人家女儿都是主动给爸爸买这bb机,哪用长辈开口?我是没这福气,开口要了也没用,我有自知之明的,这不花200块买二宝的旧的…
二宝假惺惺地劝:自己心里清楚不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