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朝廷目前的官学有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以入学门槛最低的县学为例,也需要考取童生功名。
诚亲王如今突然要以朝廷的名义在京城开办蒙学,入学门槛是什么,官宦子弟,八旗子弟,还是只收皇室宗亲?教学先生的标准是什么,童生、秀才、举人、还是进士?亦或者是像上书房那样,由朝廷官员担任?
涉及到切身利益,由不得众人刨根问底。
当然,在场的人大都还有一个疑问——万岁爷知情吗?
所谓小学,总该不会是诚亲王用来收揽人心的手段吧。
胤祉在京城有三个庄子,京城以外还有十数个,而每一个庄子上都建有小学,不对外招生,学生全是庄子里的农户。
幼儿园建立之后,胤祉一直都有想建小学的想法,幼儿园是为弘晴建的,为的是弘晴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出身的同龄人。
单就这一点,幼儿园已经完成了使命。
幼儿园的报名人数逐年递增,去年的报名人数直接破了六万,人数实在太多,与之相比录取的名额就太少了,不得不中途截止报名。
六万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有的甚至籍贯都不在京城。
比起幼儿园,小学,或者说是公立的蒙学,才是大多数人更迫切需要的。
这几年从幼儿园毕业的学生已经有上千人了,出生富贵的学生,从幼儿园毕业还可以继续念书,但那些出身一般的,有的念不起书,有的继续念书但环境比从前差了太多。
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