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游说都不必,年轻人们思想更为开放,也更好说话,有给自家适龄的女儿报名的,也有给自家妹妹报名的,还有家里没有适龄小姑娘的,甚至打算亲自去游说亲戚。
年羹尧甚至给远在湖广的妹妹报了名,只是因为距离颇远,送信加上赶路,只能定在年后入学。
鉴于年羹尧的特殊身份,胤祉还特意问了年羹尧家中有几个妹妹,得到的回答是两个,但适龄入学的只有一个小妹妹,大妹妹今年已经十岁了。
胤祉也不确定他招进来的新学生是不是历史上老四的贵妃,希望不是吧,否则若干年后,女儿和妾室曾是同窗,尴尬的就是老四了。
第122章 一更
如此拼拼凑凑,女生的报名人数仍旧少的可怜,但总算是能在各个年级凑成一个班了,赶在过年前,幼儿园正式建成开学。
胤祉不光把自家未满三岁的儿子塞了进去,还在里面做了几天的陪读家长,一点儿要夺嫡的样子都没有。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十三阿哥才会和太子越走越近。
没了额娘,要照顾两个妹妹的十三阿哥,不得不上进,和三哥比起来,太子的优势更明显不说,两个人当中也只有太子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而他不得不抓住这次机会,否则如何给两个年幼的妹妹撑腰呢。
二姐姐和五姐姐能嫁在京城不抚蒙,他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妹妹将来可以留下来。
等到两个妹妹长大成人时,或许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就已经不是皇阿玛了,即便皇阿玛那时候还在位,可有太子撑腰,两个妹妹嫁到草原上的处境也会比旁的姐妹好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