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让人弹劾诚亲王。
还是这么急切,一点不稳重,还不如妇道人家。
他近来倒是又找到了一个诚亲王的优势,荣贵妃晋位不曾大办喜宴,如今连诚亲王福晋也这般沉得住气。
比起索额图,荣贵妃和诚亲王福晋多稳重、多低调。
这就对了,在万岁爷跟前,除了办事的能力,其余的越低调越好。
事实上,宝音未曾将小家伙的百日宴大办,并非是出于对眼下局势的考虑,而是三哥在好几封信上都提到了百日宴不宜大办,至于原因,三哥说,是因为他告了太子的状,太子一党的人正等着揪他小辫子呢,此时不宜铺张浪费。
涉及到前朝,宝音自然是听的,不止没有将百日宴大办,还按照信中所说,平日里紧闭大门,恕不待客,连马球场和庄子都不去了,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宝音不知道的是,王府的四个一等侍卫和余国柱、科尔坤皆收到了来自诚亲王的信件,让他们务必保护好府里的人,保护好福晋和小阿哥,以防有贼子作乱。
胤祉走的时候因为带了火器营的人,所以将绝大多数侍卫都留下了,只带了两个一等侍卫。
他作为铁帽子亲王,身边配备了六名一等侍卫和十名二等侍卫、二十名三等侍卫,如今只带走了两个,剩下的都留在府里,再加上四十名护军,这些人手在科尔坤的指挥下,足以让诚亲王府固若金汤。
无论是余国柱和科尔坤这样的老狐狸,还是能够做一等侍卫的几个人,都能从诚亲王的信中看到更多的问题。
诚亲王远在山西却担心福晋和小阿哥的安全问题,担心会有贼子作乱,这只能说明诚亲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