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在户部当差,都未能察觉到皇阿玛什么时候起了亲征的心思。
自康熙二十九年,乌兰布通一战之后,噶尔丹带领余部逃窜回草原后,一边打着要向大清请安进贡的名头,一边不断的挑起事端,和大清可谓是摩擦不断,康熙多次斥责,也没见噶尔丹消停过。
众人都知道,大清和噶尔丹的这一战是早晚的事儿,只是吸取从前乌兰布通一战的教训,朝堂上的官员大半都不支持远征漠北,路远地阔,虽然胜利的可能性极大,但很难将噶尔丹彻底消灭。
战争必然劳民伤财,在没有把握将噶尔丹彻底消灭的情况下去打这样一场仗,在百官看来,付出远大于收获,这一仗并不值得打。
但谁又能拗得过万岁爷呢,正月二十八这日,万岁爷力排众议,下诏亲政,调集了十万兵马,一道旨意把文武百官、太子和皇阿哥们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谁又敢抗旨不遵呢。
康熙御驾亲征,命大阿哥与索额图率领前锋营,四阿哥掌管正红旗大营,五阿哥掌管镶黄旗大营,七阿哥掌管正黄旗大营,八阿哥掌管镶红旗大营,诚亲王随驾御营。
圣旨一出,几家欢喜几家愁。
皇上御驾亲征,兵马人数高达十万,对付一个噶尔丹并不难,对这些参战的皇阿哥们而言,此仗就是过去挣军功,风险不大,利益极大。
有了军功,日后封爵也就有了根基,要知道除了一个诚亲王已经封无可封,其他都还是光头阿哥呢。
大阿哥虽然有几分担心怀胎七个月的福晋,可此战他也有非去不可的理由,不只是因为皇阿玛点了他的将,更是因为他要洗刷掉此前乌兰布通之战的耻辱,乌兰布通一战,噶尔丹在大清的重重围困下逃了出去,简直是一巴掌打在了大清军队的脸上,他作为当时的副将,自然也不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