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能算是有失读书人的气节和体面了
胤祉忙道:“应该的应该的。我想多问一句,京城像您这样租房住的官员多吗?”
郭大人做了几十年的京官,对同僚们的状况大抵有个了解。
“不能算多,单就老臣知道的,只有十多个吧。”
十多个人对于整个京城的官僚体系来讲,显然微不足道。
这银子,按理来说应该批给郭大人,只是这样一位两袖清风的老大人最后要靠借银子才能买上房,让人瞧着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胤祉回户部翻了半天的账册,无论怎么看,也就只有四千多万两银子,今年雨水大,河工方面的支出也跟着增长,去年皇阿玛还免了河南一省康熙二十九年的钱粮。
钱太少,胤祉就算是提了建福利房的建议也没用,国库若是足够丰盈,皇阿玛又何必绕弯子让官员借银子,直接提高官员俸禄不就完了。
包括郭大人在内的第一批借款批下来后,往户部交申请书的官员骤然增加了很多,前期审批和后期核实都极耗人力,胤祉和户部的两位尚书不得不上折子请求在户部扩招小吏。
康熙倒是痛快,不止大笔一挥准了这折子所奏,还又给户部安排了位阿哥——五阿哥。
胤祉已经从上书房结业,五阿哥却还没有,如今也走上了哥哥们半工半读的老路。
此次户部招收小吏,胤祉就把事情交给了五弟负责,要求只有三项:无案底、识字、会算数。
无论什么样的出身,也无论多大的年纪,只要通过了考试就能被录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