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看康熙带了一堆人,可融入其中还真不算起眼,不像胤祉,虽然身着一身青色长衫,做读书人打扮,没往腰间系黄带子,身后也没跟几个人,可耐不住他打听的事儿太多。
寻常的读书人,有几个会调查当地的物价,又有几个会问询当地的望族富商,更不会问及西洋商行的常客,不会试探西洋商行背后的靠山。
读书人不做这样的事儿,能做这种事儿的要么是大商人,要么便是朝廷的人。
这街上谁人不知皇上南巡,曹家接驾,那行宫修了足有两年,如今可算是迎来了真龙。
胤祉这个读书人,出门没多久,就被认定是朝廷的人,甚至于有可能是皇上派出来的人。
所以胤祉一进西洋商行的门,便有几个洋人亲自出来迎他,二话不说,先塞给他一卷银票。
胤祉不是没有收过底下人的孝敬,但收竞争对手的钱还是头一次。
“早就听闻西洋商行珍宝无数,尤以江南的西洋商行为最,便一直想来见识见识,这不,头一次下江南,就来了你们这儿。”
在大清生活多年的林恩,能说一口流利的苏州话,刚刚塞钱的也是他。
“大人里面请,您来我们这儿就算来对了,前几天刚到了一批货,您挑中今天的东西,我给您打一折。”
胤祉今天可不是来买东西的,而是来看行情的,托化学老师的福,他在皇庄建的作坊已经能够烧制出完整清澈的玻璃了,玻璃已经有了,镜子也就不远了。
“生意人不做赔本的买卖,我想就算是打一折,商行应该也有的赚吧。”胤祉说了句大实话,独一份的买卖,标价要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