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知道为什么,除了二房,谁也生不出儿子。
即便是二房的爷孙三人想要乘胜追击也没有用,除了那一个大胖小子,再没添丁。
吴家认命了,做好断子绝孙的准备,事情就这样渐渐平息下来。
十多年后,老一辈纷纷离世,吴家最年轻的小伙先后娶了一妻两妾,又生下一个带把的。
打那之后,吴家的血脉就变得脆弱,却以一种古怪的方式坚挺着,生儿子依然困难,可只要肯在媳妇肚皮上努力,或三五年,或二三十年,肯定能生下一个,并且没有夭折的情况,吴家的香火传承,至此由二房以九代单传的形式,延续到我师爷吴法天那一辈。
到了吴法天这,吴家已经不存在了,有的只是十里铺村吴姓人家,我师爷十六岁成亲,三十多岁都没生下孩子,但他家一点不着急,觉得早晚会有,最后我师爷老来得子,1938年生下我师父吴焕章,他老伴死于保大保小的问题。
时逢乱世,我师爷自觉年事已高,怕自己死后没人照应我师父,就去外面捡了两个孤儿当徒弟,还给改了名,一个叫吴焕卿,一个叫吴焕勋。
吴焕卿就是苗继善,大我师父六岁,师爷捡他回来就是当保姆的,只是他入门晚,才给我师父当了师弟。
后来焕字辈的三人纷纷长大,吴焕卿最先娶媳妇,是我师爷在隔壁村给他提的亲,等到我师父到了成亲的年纪,师爷相中村里一个小丫头,可我师父死活不同意,一心要娶他的小学同学,一个名叫胡丽的女孩。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原府吴氏4
我师父的求学之路可谓艰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