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队上劳动力弱的老人和妇女同志专门负责,去年一年靠着这个副业,年底分工分时,每个工分提高到了三毛一个工分,这是青山村历史上第一次,今年扩大了生产,相信成绩会更好。
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秋收时获得了丰厚回报,青山村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1000斤,在公社引起了轰动,公社的领导带着各生产队的队长们来青山村参观学习,让他们学习青山村的种植经验。
青山村凭借着高产水稻和平菇种植一跃成为了本县第一富裕生产队,年底算工分每个工分能值差不多两元钱,再也不愁吃不饱饭了。
队长告诉公社书记,村里能有这么大的改变全靠陆奕一心钻研,全身心扑在田间地头,才做出这样的成绩,希望公社能给实质的表彰,而来年的工农兵大学推荐是最好的奖励。
公社书记对陆奕印象很深,还记得他的文章发表到了省农民日报上,觉得他有才能有干劲,这样的人正应该重点培养,便答应下来,回去后会和相关领导商议,尽快把这事定下来。
不过事情似乎进行得不是很顺利,迟迟没有回复,姜晓根据曲倩招工去省城的事,猜测是革委会罗主任在其中作梗,问陆奕要不要给他送礼,拿下这头拦路虎。
陆奕拒绝了,如果这个名额拿不到,对他来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反正前面还有希望,他只要大步朝前走就行。
而就在这时,公社又到了一批回城指标,其中就有回首都的名额。
知青们空前忙碌起来,为了这不多的名额绞尽脑汁想办法,都希望能搭上这班车。
一时间,请客的,送礼的,和村里人处了对象忙着分手的,结婚了忙着离婚的,到处一片混乱,各个村都闹得鸡飞狗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