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不过一眼,她就看出来了,这是实打实不掺水的数据。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周苇心里对赵厂长的评价高了一层。
这个道理很多人明白,但真正做到的其实寥寥,包括她遇到的一些级别很高的领导,在这方面说实话还达不到赵厂长的水平,当然有很大的因素是这个年代大家普遍淳朴,而后世,利益纷争不断,团体角逐不怠,每下一步棋,每用一个人,都要前前后后思量很久。
但周苇不会。
大概天性使然,她从来不会犹豫。
犹豫就会败北,就会错失良机,周苇本就是官场的弱势群体,怎么会让自己犯这种错误,该抓住的机会必须抓住,她不像其他人有后路,可以撤退。
赵厂长没有看出周苇的心思,单纯以为周苇在认真看材料。
有个趁手的人就是好啊!
不用他动手,只需要吩咐下去,就能帮他完成,赵厂长再次感叹,韩指导员真是享福呀!
周苇又细细问了赵厂长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
赵厂长熟悉煤厂,也熟悉上面对煤厂的政策要求,当即详细讲解了一下。
周苇点点头。
赵厂长心里说道:稳了!
一开始他还是抱着不出错的目标,但刚才周苇的几个问题,让他眼前一亮,这是要在领导面前表现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