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这些不过是个引子,后面又讲水泥的好处,以及朝廷打算改造天下道路、加强与各方联系的决心。
毫无疑问,第一期的工程,就是从整个京城的改造开始。
消息一出,百姓们立刻奔走相告。昨天已经去西城门外看过的,都满心盼望着自家门口的道路也能变成那种样子。还没去看过的,自然也必须要挤时间去看一趟。
除了京城的百姓之外,赶考的考生们对这个消息也十分关注。一来这是朝廷的新政,不能不关心。二来,这路将来也会修到他们自家门口,得享方便。于是他们纷纷给家里写信,提起此事。
不过,走官方驿站的《世界报》,可比他们的家书快多了。
和光顾着高兴的京城百姓不同,各地州县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说是修整天下道路,那必然也会有个先来后到,谁先谁后?
京城先改造,这个大家是没有意见的,毕竟那是天子脚下。但是其他州县么,那就必须要竞争一番了。
怎么争?自然是论政绩,论税收,论教化,论刑案……总之,自家的优点要拼命地吹,自家的劣势要小心藏起,如此才能提升竞争力。
他们卯足了劲儿,贺星回的御案就直接被这些奏折淹没了。
好在,对于这个,工部和贺星回都是早有准备的。
二期工程几乎是跟一期工程同时启动,那就是选择拥有矿产资源,适合建立水泥厂的州县,在当地设厂。这样一来,就可以缓解京城这边的压力了。而有了自己的水泥厂,地方上便也可以同步开始铺设道路。
至于不适合建厂的地方,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