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嘴边,他沉默不语,在脑海中重又捋了一遍张钧茂的供词。
“淳亲王的旧部换防回京,这几日应当会抵达京城。”起初他只当张钧茂是为了增加真实性才扯上此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丁宝枝一愣,“你是说淳亲王的旧部也被东厂收买——”
“不太可能。”薛邵正色道:“淳亲王的旧部为人骁勇,对先皇和淳亲王都忠心耿耿,只不过他从三年前便镇守边关不曾回京,对京中情形无从了解。这时候如果他突然间收到一封来自淳亲王的信件,信上字迹是淳亲王亲笔,而内容则是邀他起兵谋反,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丁宝枝哪料到他有此一问,但还是谨慎分析道:“我...若我多年不在京中,又十分敬重淳亲王,那我会相信信上内容,但是尽快赶往京城,当面问清楚......”
薛邵继续问:“如果你在进京后,突然得知淳亲王谋逆之事败露,又会怎么做?”
丁宝枝话到嘴边猛然顿住,淳亲王的旧部对信上还未证实的内容半信半疑,在他赶到京城得知淳亲王因圈地屯兵被禁足之后,本来的半信半疑也会变成深信不疑......
到时候锦衣卫人在同州,东厂再在问询时刻意引导,一个常年待在边关的武将如何识破得了这场骗局。届时可就真的称得上是铁证如山,哪怕皇帝心知这是一场局,也只bbzl能被朝臣架着给淳亲王和梁国公定罪。
等锦衣卫回京时,一切尘埃落定,薛邵受梁国公牵连撤职,那时东厂看他不过是看一只蝼蚁,有千百种方法驳回他翻案的机会。
丁宝枝思及此遍体生寒,“一定是这样,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拉拢张钧茂...你说过,他常年与淳亲王通信,模仿他的字迹不过信手拈来。”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