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机器并没什么难度,只用几组齿轮带着轴承转动,将和好的面团挤压成薄薄的面片,反复挤压几次之后,再经面刀裁切成粗细、宽窄一致的面条出来,既美观又省事儿,绝对是眼下李家摆摊的好帮手。
可是大虞朝实行盐铁专卖,典型的农耕社会在机械制造上有明显的欠缺,江婉就是有图纸,也没地方弄铁制的零件去,就……很头疼。
木制的也能用,只是寿命很短。
好在乡下人家大都自给自足,李延宗在家时就是个做木工活的好手,家里的简单家具很多都是他亲手打造的。
小柳树村木工活做得最好的人其实就住在李家隔壁,正是曾三娘的丈夫江树海。
虽然都姓江,其实也不过同族,血脉关系已经很远了,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这样的关系。
如果是以前,这毗邻而居的两户人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如今江婉踏进江树海家院子,却丝毫都不显得突兀。
江树海和曾三娘两夫妻很热情地将她迎进了门,得知江婉的要求后,江树海二话没说就拿出了刨、刀、锯子等家伙什。
一连数天江婉都沉浸在制作面条机里。
过了赶集日,柳镇上的人少了很多,而李记包点的经营也步入了正轨,只江梅和赵芸娘两个人就足以应对。
虽然再没有第一天时的手忙脚乱,但利润并没有下降太多,反倒是油泼面在柳镇上盛行开来,不少居民专程过去尝鲜,吃着吃着就吃成了习惯,每天不去吃一碗就像缺了什么似的不自在。
面条是现做的,费劲但比卖包子的利润多,小摊上每天的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