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前段时间陛下对他们这般和善,原来是在憋一个大的,前面那算是让他们死到临头吃顿好的。
他们都很听陛下的话了,陛下待他们也都是和颜悦色,他们以为君臣相合,千百年后史书上的一段佳话,万万没想到,他们一片痴心都是错付,陛下的心还算在那些武将身上的。
哎。
之前他们信誓旦旦地说,要是应了陛下考绩的事他们就是孙子,但结果不到半天的工夫,魏钧安就带着他的中书省叛变投向了陛下,不久后刘长兰也忘记了曾经的誓言,甘心做孙子,满朝文武都成了孙子,那就是一辈的,也没什么吃亏占便宜一说。
这回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魏钧安和刘长兰心里清楚,这事绝对不能由着陛下这样来,这不仅对他们是个巨大的打击,对天下学子也不是件好事。
有人纳闷道:“陛下怎么会突然想要这么做?最近北疆那边还算太平吧?”
同僚道:“也不算突然吧,前些年陛下就有过这个意思。”
“可陛下这出手也太狠了,只是要提拔些个武官上来也就罢了,还要把朝上官员削去五分之一给他们腾地方,”
“是啊,五分之一啊,这一下那些武将还不得翻了天去。”
这么一来,自己说不定会被罢官,或者是被贬谪到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陛下这一招可太狠了。
接下来几日,大臣们每天上朝都在劝说皇上打消改革的念头,他们说大周这两百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说这是让国家稳定的根本,说此举会寒了天下莘莘学子的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