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到了三十二日,极大可能会被他们的国家招募,鼓励在三十二日递取情报。这不需要付出多大代价又相对安全的间谍行为并不会被排斥,尤其是在祖国也面临机密泄露的危险时,他们甚至会产生拯救国家的自豪感。
在这个方面,实际上全球各国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措施。
三十二日是一场极为赤/裸的囚徒困境。
如果每个国家、每个人在三十二日里可以什么都不做,那么皆大欢喜,三十二日不会带来任何灾难。
然而没人能保证,自己不动,对方也会不动。如果一方傻傻地不作为,敌对方也许不仅占据先机毁了自己的掣肘,还会来窃取他的秘密。不想沦为被动,只能先下手为强。
全球各个国家,都在奔赴一场暂时还没有硝烟的战役。
囚徒困境无解。除非将人心都剖开,晾在一起见见太阳。
三十二日事务组的第一位正式组员自然是周燕安,他的班长郑铎因为在上报三十二日事件时态度强硬、力排众议得到赏识,也被纳入事务组中,主要在以周燕安为首的组员和组长副组长之间起沟通调和作用。
预备组员易阿岚的资料已经摆在临时划分的三十二日事务组会议室内,一位组长、三位副组长均查看过。
组长罗彩云说道:“请各位副组长投票表决,是否同意招募易阿岚加入三十二日紧急事务组。”
卢良骏说:“没什么好不赞成的,反正现在谁也不清楚谁。”
严飞道:“易阿岚主修人工智能的运动与控制,学历也不算突出,与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其实差别很大。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我赞成招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