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父直接问:“团队还入股?你还有钱投?”
… …一句问在了他的七寸上,席烽老脸一红。幸好慕黎黎在旁边接下去:“团队先认购,出资可以往后拖。”
还有一套房子两台车,这老底差点给揭穿了。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底,可喜的是政策放开,酒店的入住率在慢慢回升,周围大小公司终于全线复工。
甚至有专家预言,市场将出现一波消费的报复性反弹,诸多行业因此受益。烽火会吗?席烽的回答是,不会。
商务活动的客流多起来,休闲度假的人群依然寥寥。即便在商务用户中,烽火的品牌优势也不算突出。
网红酒店、特色酒店越来越多,只靠跑马圈地的开连锁显然越来越难以在酒店领域打开影响力。
在慕黎黎的商业计划书做到第五版的时候,对于竞争战略的规划还在一改再改。
做规模、做效益、还是做科技?公司总要聚焦在一个精细化的起点上,最后席烽一锤定音,其他往后排,按照原定的轨迹,先把技术短板补起来。
在运营的效率和团队的管理上,烽火已经做到了一个上升的瓶颈。人力所不能突破的,那就让智能化的平台来做。常态化的防控背景下,人和人的接触方式受限,那也让自动化程序甚至机器人来做。
这和烽火长久以来关注用户质量和体验的目标,同样一脉相承。是时候摆脱作坊式的思路了。
恰好李火亮的数字化方案雏形出炉,前台、中台、后台,用户画像、行为分析,软件、硬件,一个宏大的系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