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再定睛去看行文,便只觉得行文随意,用词也颇为亲切。
上头写道:
如若有了心爱之女子,尽管带回京城来就是,不管是陈朝的公主还是其他什么人,只要吾儿喜欢,便可做正妻。
裴彦闭了闭眼睛,心中拂过了一些酸涩——却并非是因为这心中所说的内容,而是裴襄是没有与他有过这样亲切的书信对答的。
他记忆中的裴襄是遥远又严肃的父亲,并不亲近,也无从亲近。
到裴襄去世之前,他与裴襄也没有如这信中这样亲昵的对答,一切皆是生疏与客气。
他与裴襄的关系更像君与臣,而并非父与子。
可他能轻易从裴襄与裴隽的书信中感受到他们之间的和乐融融,他们更像是父子。
这封信便就只是一个父亲在答复他的长子,充满了长者的宽容和祝福,甚至是纵容。
沉默地把这封信放到一旁去,裴彦打开第二个匣子,里面装着的是裴隽当初写给裴襄的书信。
裴隽的信也如裴襄的回信,亲近而不失尊重,活泼又不会显得失礼。
在信中,裴隽的确便是在说他自己的感情问题,他在信的开头说他喜欢了陈朝的公主,趁着这次城破他把那位公主救到了吴郡暂时安置,但因为现在局势未定,为了大局着想,想将来一切都定下来之后,请裴襄答应他与那位公主的婚事;再接着,他又说了他与那位公主是如何相识,又如何相互之间有的感情。
字字情深,让人轻易便能感觉得到当时裴隽满心的欢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