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一个项目好呢,还是提供资金给其他项目比较好。”
虽说她前世没有好好学习并不是因为贫困,但她也见过有同学为了生活奔波,导致成绩下滑,如今有能力,自然是想要帮助更多人。她没有别人可以商量这件事,只能请教刘瑜。刘瑜还没来得及分析她话里的内容,只听清了后面的问题,下意识地答道:
“如果是长期的话,当然是自己设立项目比较好,还可以用名字命名,比如之前的杰出校友冯波先生。”
冯波是十多年前的毕业生,创业站在风口处赚了一大笔,对北城大学真心有感情,设立了冯波奖,每学年有10个名额。如果是路窈的话,应该可以叫路窈奖学金。刘瑜顺着她的思路走,已经想到了命名的环节,细想又不太对,迅速反应过来。
“你个人出资吗?”刘瑜目光复杂地看向面前的女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天太热脑子坏掉了。
路窈对她这种反应毫不意外,她都已经想好了,自己设个项目,可不能这样起名,怪羞耻的。
“可以个人出资吗?不行的话,我还有个公司,到时候用公司命名也可以。延禄奖学金听起来会不会好一点?”
外面的阳光热烈烈的洒在大地上,空调是二十五度,桌上的绿植还生命力旺盛,但刘瑜觉得世界就好像假的一样,要不然她怎么会听到一个大二的学生对自己说,出了名的延禄投资是她的产业呢。但仅存的理智告诉刘瑜,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往常以为路窈就是个富二代,没想到还是个投资大佬。想到自己绿油油的基金,她突然有种想问问路窈接下来的市场走向的冲动。
“都可以的,你有这个意向的话,可以整理一下奖金数额和条件,到时候我帮你联系领导。”
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刘瑜的工作,因为也没几个在校学生会成为奖学金的创始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