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自然就得多想办法。
宁安毕竟是市里,价格比县里贵了不是一点半点,是大bbzl哥当时花的三倍甚至四倍。
这么多的钱,还不一定能争取到,沈夏来都有些死心了。
有的工作,就是想办法给大姐争取到,大姐也不可能凑得出这么多钱来。即便凑到了,想要还,一个月还十块,少则十二三年,多则十五六年,很不划算。
至于陆江南,这份钱他倒是拿的出来,随着他们两人关系越来越近,陆江南存款这些也都不瞒着沈夏来。但还是那句话,这份钱花的不划算。
以现在人们的看法,一千五两千,买个宁安市里的铁饭碗,买个可以干一辈子的工作,自然不亏,但沈夏来知道,九零年后,下岗潮就开始了。
像大哥这种六百块的,不亏,但上了一千的,就有些多了,哪怕这是宁安的工作。
而且有的工作,在市场经济后是最早受到冲击的,比如普通小厂子的工人,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他们大多失业的比较早。
沈夏来综合了同学朋友们的各种介绍,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陆江南的工作,市里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
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家里儿女都有工作,不需要接他的班。但把工作随随便便的卖了,他也不愿意,最后提出了要求,那就是接他班的人,最起码得是师范或者高中的文凭,他这个要求挺合理,但一下就把很多人拒之门外了。
另外,老教师还要求对方性格好,有耐心,对待学生要有责任心。
沈夏来觉得这些陆江南都很符合,唯一让她有些犹豫的,也还是那一千五百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