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位院士去世,一位是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一位是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两位院士相距2分钟先后去世。
我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国,14亿人口中有7000多万乙肝患者,加上其他肝病患者,总数超过4亿。我国还是酒类生产大国和消耗大国,酒精损伤肝脏和心脏、胃等等几乎所有内部器官。
至于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因为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培育出了可量产的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实际只占我国水稻总产量的50%,现在普遍种植的应该是第二代杂交稻。三代杂交稻是“超级稻”。
杂交水稻实际绝大部分只是作为再生产用粮和储备用粮,我们现在在超市里买到的国产大米都不是杂交水稻,因为杂交水稻不好吃。常规稻的产量高,种植面积更广,优质品种很多,比如东北的五常大米。
水稻(大米)也只是我国三大主食作物的一种,其他两种是小麦和玉米。
实际全国有几百支科研团队研究水稻(不仅是杂交水稻)。袁隆平团队中的李必湖发现了“野败(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使得杂交水稻可以量产(中间过程很复杂)。
但杂交水稻的战略意义在于,我国可以宣称我国人民“饿不死”了。
有人说这是个经济问题而不是农业问题,是因为如果一个国家某样必需品不能自给自足(比如前几年希望国围剿华为和中兴,实际想阻断的是芯片产业),那么就会被外国卡着脖子,逼着进口高价货(举例圆珠笔笔头的那个超小的圆珠要用的金属,之前我国没有技术生产,需要进口,后来掌握了技术,太原钢厂号称开工半个月可供全球一年使用);当某样必需品能够自主生产达到自足后,无论品质如何,外国同类产品就会大量进入甚至低价涌入,为的是占领市场,最终达到垄断,谋取暴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