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
她认识的权贵人物仅有当初的唐家老爷、小姐,还有姑爷周万里,这三人眼下都是不会帮李玄玉的了,而御史大人尹大人又已辞官
念及御史大人,绽梅忽又想起,中秋那日,御史大人曾言,霁阳县治理有成,李玄玉应当邀功以求晋升,然,如今邀功不成,将功抵罪成吗?御史大人还说,有人因着作有功或是进贡有功从县令升为郡守,那
“先生,你素来关心国事,对地方之事也十分明了,可否请您不吝赐教,替绽梅列出几项李大人治理霁阳县有成的治绩,绽梅手上尚有李大人的着作,或许绽梅能带着这些物事,寻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帮忙。”
“绽梅姑娘,这万万不成。”宋贤摇头摆手,连忙撇清关系。“你想为李大人陈情,这陈情状我可写不得,李大人身为堂堂一县县令都能被论罪摘官,我一介草民,家中尚有妻儿——”
“先生勿要担心,绽梅字虽写得不好,但会写字,不如请先生口述与我,先生不必担心字迹暴露,若有万一,绽梅也绝不会牵连先生。”
“绽梅姑娘,这、我”唉,姑娘言之凿凿,他又不想惹祸上身,真是令人好生头疼。
“夫子,你课堂上说的那啥仗义相助都是骗人的!我以后再也不来听你的课啦!绽梅,你瞧,我就跟你说读圣贤书无用呗!”
“小少爷”
“唉、欸、绽梅姑娘,小虎子,这”唉,他是读过许多圣贤书,但圣贤书哪里有说碰上这等情状该如何是好?
宋贤来回踱了好几步,理智与良心各执己见,不肯相让,最后,他叹了好几口长气,终于困难地做了最终定夺——
“小虎子,你去为绽梅姑娘研墨,我们进书斋吧。”
洋洋洒洒列了好几张纸的,自李玄玉上任以来的霁阳县治绩、一本李玄玉编写的农林之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