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些书册都是远志馆女傅们的心血,但是崔氏暗观圣上面色,却似有不虞之意,仿佛有所不满。
“圣人是觉得何处不妥?”崔女傅见圣上长久未言,犹豫开口道:“还望圣上赐教,臣等回去便加以详实。”
“诸位出身世家,亦是巾帼不让须眉,”圣上将书册放到一边,“只是这些未出阁的女子拜你为师,本来就是各有不足,需要旁人教导的,以己度人,是否有失偏颇?”
不要说对于杨徽音,就是那些世家的女儿,一般也不过十几岁,这些教材未免显得太过艰涩了。
崔女傅唯恐圣上会挑她们在注释与选材方面的毛病,但严苛姿态却是一贯的,她自认为无可指摘,便换了一副笑颜:“臣不过陋质,正所谓人才辈出,娘子们都是极聪慧的,臣稍加指点便能举一反三,臣也是斟酌了娘子们的进度而为。”
这些女郎享受的已经是天底下难得的机会,若不是拥有超越旁人的天资与努力的生徒,她是不屑于教导的,因为总有更聪慧机敏的学生来博取她的注意,不值得她花费更多的精力。
圣上缓缓地摩挲着一旁的镇纸,“孔子也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是朕年幼时也绝不会全知全能,一个上午背这么许多东西。”
皇帝幼时主要是由中宗皇帝与窦太师、秦太傅教导,崔女傅自问不敢相比,她听圣上道:“一味贪多贪快,未必全见其才,空中楼阁一般,也不见什么益处。”
一个女郎,要求她一个上午都在极度认真本身便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她还不会走,就已经教她跑。
“圣人教诲的是,”崔女傅遭天子反驳并不恼怒,她于教学上却别有一套自己的理念:“不过臣尝读《魏志》,其中说,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杨娘子年纪虽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