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宣布开机后,就正式进入了拍摄阶段。
因为剧本并没有提前流出,只有一个故事梗概,媒体看见“大学生下乡”“叛逆少女追求自由”之类的关键词,就当这是一部怀旧风格的的青春爱情片,或者“反映现实”的文艺片。他们不知道,杨远意和许穆打磨剧本数年有余,又亲自去往许多地方取景直至敲定冶阳,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准备工作都持续了半年以上。
甫一开拍,方斐即刻感受到了惊人的效率和默契。
灯光,服化,置景,道具,这些全都是契合剧情和角色内心的,不少道具还有做旧痕迹反应时代背景。
第一场戏,阴天将雨幕烘托得恰到好处,青年撑着一把素色伞,背大书包,腋下还夹着一个文件袋,满脸疲色地走入学校。
“李航”就这样出场了。
学校的戏份放在一起拍,都在冶阳中学。这时学校已经放寒假,高三也没补习,只有少数住在附近的学生还会偶尔围观。
冶阳依山临水,唯一的高中建在半山腰的平地上,去往大门,首先要走过一道悬空的天桥,再爬上数十级台阶。白底红字、颇有上世纪末韵味的“冶阳中学”大门是牌坊式,居高临下,像一座冷漠的碑俯瞰人群。
因这特别的造型,它成为了承载剧情的重要工具。
李航第一次遇见小琳就是在这个地方,放学后他照常从上往下走,被奔跑而过的小琳迎头撞上。他慌忙抬手抱住女孩避免摔跤,接着试卷袋散开,白纸铺满马路。
女孩穿校服,领口处有班级名,李航一片混乱中居然认出她就是那个从来没去过教室的所谓的“大姐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