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听亲戚说过,这东西备荒挺好,平时种上几亩地,若是有灾年看势头不对,赶紧补种也能落个一年收成。”
“嚯!那一只个头大。”
围着这几个干活的小吏,周围的百姓们七嘴八舌地互相聊着。
方长凑上前去,往里面一看,原来几个小吏正在收地薯。他们对旁边百姓们的议论充耳不闻,只顾着忙眼前的活计,甚至没有聊天的兴致。
这倒也正常,任谁被这样围着看,滋味都不太好受。
待到地被翻开完毕,大堆的地薯堆在地上之后,有个小吏终于开了口:“且来两个人帮忙,抬着秤杆,咱们称一下这块地到底收获了多少!”
听到这话,周围围观的村民闲汉们顿时来了兴趣,开始吆喝。
反正现在没什么事做,丰收后又吃了饱饭,大家并不在意耗费些力气。于是他们中间立刻有七八个人上前,将小吏们带来的大杆秤,两人用横杆抬起来,其他人便往上放装了筐子的地薯。
粗略的算术属于生产必备技能,好几个人都会些,将诸次称量结果加起来后,得出来个让村民们瞠目结舌的数字。
“两千三百零四斤!两千三百零四斤!”
众人惊讶地呼喊起来,看向地里那些已经被抛在一边的地薯秧,顿时眼热起来。
有那老成持重些的,则带着很懂的语气说道:
“这算鲜货,水分足,不过就算晒干后少一半,也有一千多斤,这可比咱们种的粟强多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