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利刑侦笔记8:旧案寻踪
首页

第26章

,条件很接近。如果没有杨帆案发生,侯大利极有可能就是现在的“李小峰”,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成为侦查员的侯大利和成为老板的李小峰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思想观念相差十万八千里。

李小峰在第一次被讯问时已经交代陈菲菲的死亡过程以及对她的抛尸过程。对其他人的调查、沿线的视频资料和现场勘查能够与李小峰的交代互相印证。

只是,尸检报告出来以后,尸检报告的结论与李小峰的交代有明显出入。按照李小峰本人的说法,陈菲菲应该是在做爱过程中的特殊体位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他承认了自己的责任在于使用特殊体位。但是,他没有提到用药的事情。如果是不当用药导致陈菲菲身体出现问题,其责任明显要轻。这是一个疑点。

李小峰根本不知道抽屉里有药品,但是,在头孢拉定盒子上有他的指纹,在内盒上有模糊的指纹,疑似他的指纹。让人比较疑惑的是李小峰交代了特殊体位导致陈菲菲的死亡以及他的抛尸过程,为什么要隐瞒抽屉里有药品?这让侦查员深感不解,是第二个疑点。

陈菲菲案由江州刑警支队管辖,具体由重案大队侦办。省公安厅专案二组的工作重点是盯住与杨帆案和白玉梅案有关的所有案件,以及“挖两面人和幕后黑手”。在陈菲菲案中,专案二组想要弄明白是谁在操纵整个事件。

由于意图非常明确,侯大利很注意回避诱导性提问。

在山南政法大学读书时,教授反复提醒过,复句极有可能带有诱导性。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你在2009年7月7日去阳州的目的是不是要让五哥把账款交给你?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诱导性问话,在其中预设了两个内容:时间和地点。这句话是一个复句,要把它变成非诱导性发问,需要这样拆解:第一句,2009年7月7日你在哪里?第二句,你为什么要去那里?拆解后的两个问题都是单句,不再属于诱导性发问。

简单句的问话也不一定都是非诱导性的,连谓结构(有两个谓语)单句容易演变成诱导性发问。比如,你在2009年7月7日驾车去阳州的目的是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维校的三好学生 网游 /
维校的三好学生
核动力战列舰
维校的三好学生是核动力战列舰的经典科幻小说类作品,维校的三好学生主要讲述了:宣...
385554字08-13
异度旅社 网游 /
异度旅社
远瞳
在日常之下,在理性尽头,在你所熟悉的世界之外——是你从未想象过的风景。当于生第一...
2164880字08-13
黄泉逆行 网游 /
黄泉逆行
踏浪寻舟
黄泉逆行笔趣阁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黄泉逆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
5459665字07-27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网游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昭灵驷玉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是昭灵驷玉的经典科幻小说类作品,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主...
468418字08-19